第二天拂晓,天还没有大亮,小佛堂里走进了一老俩小三个尼姑。三人推门而入,见佛堂上添了一尊神像,惊喜万分,跪在蒲团上合掌拜道: “阿弥陀佛,天降救星。” 老尼姑名叫净缈,是馒头庵的住持,小尼姑一个叫智善,一个叫智慧,是净缈住持的徒弟。 净缈住持认得这尊神像,拜道: “财神爷大驾光临,小佛堂蓬荜生辉。” 财神爷见有人来,弯下身子询问: “来者何人?” “贫尼净缈。” “山下灾情如何?” “连日暴雨,洪水泛滥,好生了得。” “百姓如何?” “百姓饥寒交迫,正等着救济款呢。” 听说个“救济款”三字,财神爷微微一怔,并不回应,只淡淡地说个“知道了”,便打住了话头。 原来,白银河常年作乱,为患百姓。每次发水,都有天宫派人前来救济,又是送粮,又是送钱,忙得一塌糊涂。等到大水一退,百姓渡过难关,官员们便打道回府交差去了。 俗话说:打狼不死,还要吃人。 某年某月某日,遇上狂风暴雨,白银河水又要泛滥。河水泛滥,百姓又要遭灾。百姓遭灾,玉皇大帝不能不管,还会再次救济,派遣官员,发粮发钱,又是一阵忙乱。 如此这般,急了再救,救了再急,反反复复,来回折腾,总是没有个尽头。 此次赈灾,财神爷立志根治白银河,另外想了一个新办法。可惜,净缈住持不是财神爷肚子里的蛔虫,不知道财神爷的新办法,见财神爷两手空空,便有些灰心,念了几句“阿弥陀佛”,领着徒弟,回自己的禅房去了。 这天夜里,翡翠城的老百姓作了一个梦,一个相同的梦。梦里出现了一个身高体胖,慈眉善目的神仙。胖神仙笑呵呵地对他们说: “去吧,去吧,去白银河边上吧!那里有钱,有很多很多的铜钱……” 听说河边有钱,人们从梦里惊醒过来,二话不说,翻身下床,披上衣服,蹬上鞋子,踏着月光,急匆匆往白银河方向去了。 “天哪!”跑到河边,百姓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。 白银河畔全都是铜钱,一枚一枚,一串一串,在黑夜里闪光,明灿灿,亮晶晶,刺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了。 “抢钱了!” 这时,有人喊了一声,大家猛然惊醒,疯也似地扑过去抢钱。男人扒开女人,大人挤倒小孩,吵吵嚷嚷,推推搡搡乱成了一团。 可是,奇怪了,地上的铜钱拿不起来! 用指甲抠,不行;用钳子夹,不行;用凿子撬,也不行;有的人急了,用牙咬,还是不行。 铜钱像生了根一样,长在地上,纹丝不动。 唉呀,妈呀,眼看着满地的铜钱拿不到手,大家伙儿能甘心吗? 不能,决不能! 稍事休息,大家又折腾开了。夹啊、抠啊、撬啊、咬啊,手忙脚乱,满身大汗,从半夜一直忙到了天亮。 天亮了,太阳出来了。朝霞映在白银河岸上,岸上的铜钱一个不少,一动不动。 百姓们并不死心,渴了喝口水,累了歇歇劲儿,等缓过气儿来,又去夹啊、抠啊、撬啊、咬啊,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,还是不行。 早晨过去是中午,中午过去是下午,直到太阳落山,风起了,天黑了,月亮出来了,铜钱躺在地上还是纹丝不动。 唉呀,妈呀,累死人啦! 大家筋疲力尽,一头栽在地上,痴呆呆望着天空。 天空中星光灿烂,银河漫漫,银河直落白银河,天水相映,浑然一色,河畔的铜钱就象是无数颗星星,闪闪发亮,调皮地眨着眼睛。 大家拿不上铜钱,只得作罢,气哼哼地回家去了。回到家里,倒头就睡,睡梦里那个胖神仙又来了。 “胖神仙,戏弄百姓!” “胖神仙,画饼充饥!” 睡梦里,没等胖神仙开口,人们先闹开了。 胖神仙也不生气,也不着急,等到大家闹够了,才笑呵呵地说: “乡亲们,不要埋怨,不要着急嘛,我的话还没说完,听话要听完全呀!” “什么话?”大家伙儿伸长了耳朵。 胖神仙问:“白银河边有铜钱,这个大家都看见了吧?” “看见啦,这倒不假。” “但是,这些钱不是随便可以拿到手的呀。” “为什么?” “白银河的铜钱要用黄金山上的石头交换呢。” “怎么个换法?” “好换,好换,小块的石头换一个铜钱,大块的石头换两个铜钱,特别大特别大的石头呢,就可以换三个铜钱了。” “噢,原来是这样啊!” 听到此处,大家伙儿终于明白。
||